十五运羽毛球项目资格赛在湖北宜昌火热进行之际,中国羽毛球协会于8月15日在赛区召开国家队教练员业务研讨会,切实推动全国羽毛球青年与后备人才梯队的建设和发展,加强国家青年队的世青赛备战工作。
本届全运会羽毛球项目首次增设青年组团体赛,充分体现了对羽毛球青少年发展的高度重视。国家青年羽毛球队教练组全员在宜昌赛区观摩比赛,既是对国青重点队员训练成果的一次检验,也是发现更多地方队优秀青年人才的重要契机。同时,国家羽毛球队将在本月底迎来洛杉矶周期首次世锦赛考验,国羽全体教练员也抵达宜昌赛区,组织队员在参赛之余保持训练,确保世锦赛备战工作有序进行。
借助全运会资格赛的举行和一线教练员齐聚的机会,中国羽协于8月15日下午组织召开了国家一队教练员与国家青年队教练员的交流研讨会。中国羽毛球协会主席、国家羽毛球队双打主教练张军,中国羽毛球协会副主席、国家羽毛球队单打主教练夏煊泽出席并主持本次研讨会。
会上,国青队教练员结合7月底亚青赛中收获的5金2银2铜进行了总结分享,介绍了当前中国青年队各单项组情况,并重点分析了青年队员在技术、心理、抗压能力等方面的表现和不足。国家一队教练员则结合国际赛场的最新发展趋势,给出了各项目可持续性发展的训练建议与备战经验分享。在此基础上,参会教练员还就国青队备战10月即将在印度举行的世青赛展开交流,特别针对新赛制进行了深入探讨。
中国羽协主席张军表示,研讨会既是技术理念的交流,也是带队思路的分享与碰撞,对青年梯队建设和后备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他强调:“世青赛团体赛这两年变化很大,从去年的110分接力追逐赛,到今年改为45分、三盘两胜的新赛制,我们围绕这些变化明确了’专注开局、战术多变’的备战原则,力求运动员在进入状态和战术切换上达到更高要求。”
与会教练一致认为,亚青赛为青年选手提供了重要锻炼机会,但也看到开局慢热、抗压不足等问题。针对不同赛制的变化,教练员们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训练建议:在快节奏比赛中要学会“以快制快”,通过某个环节的加快来给对手制造压力;双打项目则需在技术细节上对标印尼等强队,至少做到不落下风。同时,青年队的培养不仅要重视技术,还要重视价值观和心理建设,帮助年轻运动员在成长过程中形成良好的世界观和抗压能力。
国家青年队教练组组长郭振东在总结中表示,通过与国家一队教练员的分享与交流,青年队收获了许多可以落实到日常训练中的宝贵经验,这对于提升备战质量、加强后备人才培养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他同时指出,青年队不仅要在技术层面迎头赶上,更要在思想价值观和心理抗压能力上打牢基础,做到“既育才、更育人”,这样才能为国家队持续输送有能力、有担当的优秀运动员。
为贯彻落实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全运会期间开展后备人才调研的部署,中国羽协成立了由科研专家、青训专家和技术专家组成的调研组,系统收集运动员的年龄结构、单双打比例、持拍习惯、身高分布及各项技术统计等数据;同时设立由国家队教练员组成的观摩组,在赛事现场发掘和记录全国优秀青年羽毛球人才。
在和国青队教练组的交流上,张军重点提到,教练员要在本次资格赛观赛过程中将视野放得更广,不仅关注当前国青队主力或成绩突出的选手,更要耐心观察尚未完全成型但具备潜力的优秀苗子。“只有把基础做宽做大,羽毛球的人才储备才能更充分,梯队建设才能保持持续的竞争力。因为青年队员发育和定型时间不一样,很多孩子是晚成才,会在成长中突然迎来井喷式的飞跃期,我们的教练员要更有耐心去关注这些潜在的优秀人才。”
对于正在进行的十五运资格赛,张军从多个方面谈到自己的看法。新增的青年组比赛非常有利于激发青年选手的斗志和水平,是一个极佳的表现舞台。张军表示,本届青年组比赛反映出目前青年选手的男队员人才储备较好,女队员的厚度相对薄弱的态势。为此,各地方队未来在女队员的选拔上可以考虑有更多的倾斜政策或名额配备,鼓励和留住更多优秀的羽毛球后备力量。
此外,本次全运会资格赛赛场上,好几支地方队的教练员团队出现了外教的身影,他们大多来自马来西亚和印尼。张军表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他们的到来可以把国外优秀的训练方式和经验带到中国,加强羽毛球的交流和发展。
十五运资格赛赛程过半,通过连日来的观摩,张军表达了对赛事组织和对各地方队在赛场拼搏的肯定。“本次比赛中,中国羽协选派的裁判员非常专业,对场上节奏的把控以及在公平执法上都做得非常好。在这样的高规格平台上,各地方队充分发挥水平,赛场上有很多精彩的对垒,这为我们四年一届的全运会羽毛球比赛开了一个好头。我相信,今年的全运会决赛会非常精彩。”
Copyright © 2022-2025 24直播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冀ICP备10002497号-1